下面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3.2 |
16.8 |
0.8 |
0.1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8.4 |
3.0 |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8.5 |
B. |
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
C. |
乙一定是化合物 |
D. |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
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
B. |
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C. |
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D. |
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
近日,《写真地理》杂志上一篇"熟鸡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在网上引发热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鸡蛋中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B. |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全部被氧化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所需 |
C. |
鸡蛋煮熟后,因加热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导致蛋白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D. |
"熟鸡蛋返生孵小鸡"明显违背科学常识,是伪科学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B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C |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
D |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每组中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FeCl 3、NaCl、Na 2SO 4 B.K 2CO 3、NaCl、H 2SO 4
C.BaCl 2、Na 2SO 4、NaOH D.MgCl 2、Na 2SO 4、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