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 mol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大于80%
某含碳、氢、氧的有机物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已知A、C、D、E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A的同分异构体是
A.甲酸甲酯 B.甲酸乙酯 C.乙酸 D.乙酸甲酯
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Ni(OH)2+MNiOOH+M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2O+e-===MH+OH- |
C.放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D.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氧化 |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
对有机物分子CH3-CH2-OH的下列推断结论不正确的是
A.作质谱分析,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为46 |
B.作红外光谱分析,谱图上有C-H、C-O和O-H键的吸收峰 |
C.作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在谱图中出现3个吸收峰,其强度比为3∶2∶1 |
D.向CH3-CH2-OH中加入金属钠,有H2放出,证明该有机物显酸性 |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碳原子数为5个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