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2NO2 (g)⇌N2O4(g),把NO2、N2O4的混合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如图所示.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对比发现,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A烧瓶内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B.上述过程中,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
C.上述过程中,A、B烧瓶内气体密度均保持不变
D.反应2NO2(g)⇌N2O4(g)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③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
mol/LKMnO4溶液;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稀溶液清洗;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⑦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9.25gNaCl配制500mL 0.1mol/L的NaCl溶液;⑧Na2CO3CO2
白色沉淀,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⑨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⑩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剂微粒直径的不同。
A.②⑥⑩ | B.①③④⑤⑧ | C.②⑥ | D.③④⑤⑥⑦⑨ |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
B.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
C.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
B.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7NA |
C.6.2g氧化钠和7.8g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 |
D.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mol·L-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核反应中会产生碘原子I-131,而我们生活中常见是含I-127的碘及碘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31和I-127互为同位素 |
B.食盐中含碘物质是碘化钾 |
C.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
D.I-131和I-127化学性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