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公报,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以下关于“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②“双百”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
下列经济措施中,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是()
A.三大改造 | B.土地改革 |
C.人民公社 | D.包产到户 |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
B.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 |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
D.维护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