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近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学习外来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材料一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见下图)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遣产名录》。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辞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2011年11月18日《求是》胡锦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理学体系在宋朝完成,期间做出贡献最大的是哪一位理学家? 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什么?
(3)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分析材料三中新文化运动为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各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宋明理学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内阁:指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现代汉语词典》
请回答:
⑴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指出当时英国立法权、行政权的归属。国家大权实际上掌握在谁的手中?
⑵此解释是否适用于明朝的内阁?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⑶综上所述,概括指出内阁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中国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其依据是什么?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那么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何“质的差别”?
(2)有部分学者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指出其主张的依据。

二战后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分别实行了怎样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利弊(答出一国即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调整?战后苏联为改变经济现状,作出了哪些努力?

阅读“舌尖上的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需求量的不断上升,糖价越来越贵,欧洲人的钱都被阿拉伯商人赚走了。他们急需找到新的热带土地用来种植甘蔗,打破阿拉伯商人的垄断。……他(哥伦布)第二次驶往美洲大陆的船舱里就带着甘蔗苗,这一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加勒比海地区从此变成了全世界的蔗糖生产基地,原有的热带雨林被砍伐殆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非洲人之所以被大批贩卖到美洲为奴,原因也是因为糖。
——袁越《糖是一种毒药》
材料二由于茶叶出口量增长迅速,市场需求增加,从而刺激了国内茶叶种植业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种增多。清初全国茶叶产量为235万担,光绪年间增至450万担,其中至少三分之—用于出口。随着茶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中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劳动力比例有所提高,从而改善了生产部门中劳动力的分配,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市场繁荣。
——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糖”的需求是怎样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茶叶贸易有什么影响和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农产品需求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三角贸易”的影响。同时期的中国奉行什么对外贸易政策?并由此造成了什么深远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贸易局面形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其他工业国”贸易份额减少的原因?
(4)材料三中,中国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增长作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