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上述现象说明( )
| A.地区性分工扩大 |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 D.明朝在各省设“三司” |
长沙屈贾二公祠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为史”是说贾谊《治国策》可以称为“史”。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分封建国 | B.剥夺王侯爵位 |
| C.推恩令 | D.削藩政策 |
中枢机构中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 ()
| A.皇太极继位后 | B.康熙亲政后 |
| C.乾隆在位时 | D.雍正继位后 |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②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