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20 min,(乙)先光照5 s后再黑暗处理5 s,连续交替4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和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
A.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B.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C.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D.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下列一组数据是几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下部分重量(R)和地上部分重量(S)的比值:①R/S=1.0 ②R/S=11 ③R/S=3 ④R/S=0.213;下列根据数字分析回答正确的是()
A.对贫瘠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 |
B.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 |
C.若③为高产农作物,则③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上部分 |
D.若④为高产农作物,则④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下部分 |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
C.植物的种类不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
D.甲、乙、丙生根的部位分别是X、S、X |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
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的多少
B.该图中C所获得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等于B、C、D的能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