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下图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1)简述柘城县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区地形类型是什么?
(2)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3)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区的主要原因。
(2)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
(3)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C地是________(功能区)。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评价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为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群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
(3)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