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上游河段两岸,四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实线表示等高线。读图,回答小题。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0米 |
B.16米 |
C.82米 |
D.45米 |
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
B.R1可自流输水 |
C.R2西流补给R3 |
D.R3可能有凌汛 |
图1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高西低 |
B.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
C.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关系密切 |
D.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
关于甲、乙两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
B.甲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
C.乙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洋流影响 |
D.乙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小题。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
A.1∶30000 |
B.1∶2000 |
C.1∶40000 |
D.1∶20000 |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
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②每点代表2 000人;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