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京时间9月24日10时30分左右,印度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进入火星轨道,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据此回答各题。
印度首都新德里(东经77度,北纬28度)的地方时为(   )

A.9月24日13时30分 B.9月24日7时30分
C.9月24日13是22分 D.9月24日7时38分

此后一个月临河的昼夜状况(   )

A.昼长夜短,夜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C.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主要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l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读图1结合材料,完成1—2题。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末期 D.20世纪60年代

该国在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关于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正确的是()

A.“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体现了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
B.“三同步”“三统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D.“谁污染谁治理”要求对更新资源永续利用

读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判断23~24题。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洪涝灾害

做好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C.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D.搞好矿区复垦工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