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右上图,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上面两幅图,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是_______(河流)B是_______(城市)
图中B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
律是_________________,在长江沿岸与B城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_______和______等城市。
______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黏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有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图7的空白框内。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工业。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有利条件是___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区还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厂有哪些(说出两个即可)?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3、图4回答以下问题。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4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 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5)、(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