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
——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8分)
(2)列举材料二中从“器物上感觉(中国)不足”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在实践上有何行动?这一行动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3) 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为此相继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列举两项)
(4)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5)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分)
(6)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对于19世纪末繁荣的工业世界来说,进步及发展是沐浴在耀眼的电灯光下的。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接过发明的接力棒,在1879-1882年申请了225项新装置的专利——电灯保险丝、插座、开关和电表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这场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推动经济飞速发展表现最突出的国家是哪两个?
(3)这两次“革命”给你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按步骤回答问题。
步骤一:图说历史——再认历史中的不正当合作
(1)写成上图示意的两个组织相关国家名称。
它们是同盟国的: (填三个国家名)协约国的:(填三个国家名)它们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同盟国:
协约国:
后果:
(2)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这种国际关系是通过什么会议建立起来的?(填两个会议名称)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3)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下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举两例即可)相互间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4分)
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①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②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政府;
③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④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4)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根据下列步骤回答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开始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③ |
理论基础 |
① |
电磁学 |
主要标志 |
② |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
(1)完成上表。
① ② ③
(2)第一、第二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新的时代?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3)“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两个)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4)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会发生与美国同盟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增强……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1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