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电讯中的“中国军队获胜”是指( )。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 C.台儿庄战役 | D.枣宜会战 |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 |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
|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 A.经典力学 | B.生物进化论 |
|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 D.电力的发明 |
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法语自身的魅力 | B.工业革命的影响 |
| C.启蒙运动的影响 | D.文艺复兴的影响 |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
|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
|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
|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
|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
|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
|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