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
|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 | D.全部 |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⑤⑥ | B.⑤④②①③⑥ |
| C.⑤④③①②⑥ | D.⑤③②④①⑥ |
用a、b两个质量相等的Pt电极电解AlCl3和CuSO4的混合溶液[n(AlCl3)∶n(CuSO4)=1∶9]。t1时刻a电极得到混合气体,其中Cl2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忽略气体的溶解);t2时刻Cu全部在电极上析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 B.t2时,两电极的质量相差3.84 g |
| 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 |
| D.t2时,b的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 |
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
)="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 A.2.0 mol·L-1 | B.1.5 mol·L-1 |
| C.1.0 mol·L-1 | D.0.5 mol·L-1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Fe+2Fe3+=3Fe2+ |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图是镁—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Mg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 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流向Mg电极 |
| D.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的O2体积为1.1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