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71-2000 年中国部分地区年气候变化类型示意图。若图中气候变化趋势继续,将造成我国( )
A.大兴安岭山地雪线下降 |
B.华北地区植物开花期提前 |
C.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加剧 |
D.珠江流域河流径流量增加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 B.干旱 |
C.低温冻害 | D.滑坡、泥石流 |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 B.长江中游地区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oC) |
七月平均气温(oC) |
甲 |
102 oE,25 oN |
1891 |
7.7 |
19.8 |
乙 |
113 oE,28 oN |
68 |
4 |
32 |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其中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 B.柴达木盆地 |
C.四川盆地 | D.准噶尔盆地 |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B.我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C.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 |
D.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 |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 B.高山束缚支流短 |
C.高原气候降水少 | D.泥沙淤积河床高 |
甲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 B.湿热 | C.高寒 | D.林地多 |
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 B.精钢锻造 |
C.软件开发 | D.电子装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