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Cl的U型管)构成的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电子由铜电极经外电路移到银电极,然后从内电路中移回铜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中,用另外的银片替代盐桥,该原电池仍能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
B.用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 |
C.只用淀粉溶液就能检验出食盐中是否加碘 |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MnO2 | B.稀盐酸 | C. Na2CO3 | D.H2S |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A.Mg2+、Al3+、Fe3+ |
B.Na+、Mg2+、Al3+ |
C.H+、Ba2+、Al3+ |
D.H+、Mg2+、Al3+ |
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 SH2SO4
途径② SSO2
SO3
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