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5分)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1分)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2分)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1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2003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洪第一线指导抗洪抢险。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淮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⑤淮河以北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2)此次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主要原因?
(3)选择:制约该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的压力 B.河流冰期较长,含沙量大
C.交通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D.常规能源不足
(4)图示中铁路线A为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
(5)图中C为京杭大运河,它将成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组成部分,试对东线调水方案利弊作出简要评价

读下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读图回答: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选择填空)。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两点)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小时),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
(2)“四季如春”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下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l)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2)填出地形区名称:C;D
(3)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为基础。
(4)A地草原区常可以看见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其原因是
(5)写出B地形所含的地理意义(至少四方面)。
;③
;④

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每个要点2分)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