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如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起伏大

B.

高层建筑多

C.

河网密度大

D.

地面车流多

(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

A.

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

B.

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C.

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

D.

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

浙江嘉兴水果市场创办于1992年,21世纪初随着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的迁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近年来,嘉兴积极拓展进口水果市场,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如图示意嘉兴交通运输布局。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的原因是(  )

①产业附加值低

②运输成本较高

③城市规划调整

④市场竞争激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嘉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其优势是(  )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资金雄厚

④信息通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嘉兴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量引进外资,扩大产业规模

B.

扩大种植面积,丰富水果种类

C.

对接水果产地,降低市场价格

D.

提升物流能级,注重品牌建设

“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

人口规模

B.

基础设施

C.

生产水平

D.

资源禀赋

(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

乡村旅游开发

B.

生态环境建设

C.

农副产品加工

D.

电子商务推广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

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

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

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

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如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

A.

北盘上升

B.

两盘差异上升

C.

南盘下降

D.

两盘差异下降

(2)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

A.

T1形成之前不明显

B.

T2形成之前不明显

C.

T1形成之后不明显

D.

T2形成之后不明显

(3)至T2错断前,断层F两侧T3的高差是(  )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图a点P所示。任意点O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图a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

A.

少子化、红利化

B.

多子化、年轻化

C.

少子化、老龄化

D.

红利化、年轻化

(2)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有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图b中(  )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