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
年度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第一 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 产业 |
||||
广东 |
1980 |
249 |
33.2 |
41.1 |
25.7 |
70.6 |
17.2 |
12.2 |
480 |
2005 |
21701 |
6.3 |
49.5 |
44.2 |
32.0 |
39.7 |
28.3 |
23603 |
|
湖南 |
1980 |
192 |
42.3 |
40.2 |
17.5 |
77.0 |
14.1 |
8.9 |
365 |
2005 |
6473 |
19.4 |
40.2 |
40.4 |
48.6 |
21.5 |
29.9 |
9616 |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选择填空)
A. 热带气旋的发生地 B. 洪灾的主要发生地
C. 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 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2)图中各点大多分布在灾害带和灾害带上。
(3)图中A、B两地对比,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地。该地少水旱灾害是因为属气候区,降水;该地少台风灾害是因为;该地少地震、火山是因为;该地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因为、。
图12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登陆A地时,B地受其影响,风向如何?
(2)该台风在B、C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出C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两项工程措施。
(3)该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一是受灾经济损失巨大,而人员伤亡较少,试说明原因。
图11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暴雨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
(3)指出加剧东北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并提出三项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香格里拉是云南省新兴的旅游胜地。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33年美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一个拥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气候多样、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即现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三条大江并行奔流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2)简述香格里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
(3)说明香格里拉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
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是著名的山谷冰川。迪庆州政府拒绝了将道路修到冰川下的建议,也拒绝了投资者在冰川上修建索道的设想。目前进入这些地区仍只能依靠当地的马帮。
(4)迪庆州政府上述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请就此提出两项旅游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图25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自然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允许纳污能力。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选择填空)
A. 核工业 B. 耕作农业
C. 钢铁工业 D. 电子工业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____发展的结果。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B点以后,其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选择填空)
A. 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B. 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 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6)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____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