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5)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① ;② 。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呼吸过程是从_________开始的,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_个阶段。
(2)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释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_阶段产生的;H2O是通过第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_____阶段。
(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将纯种黄粒和白粒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所结的玉米粒 |
白粒 |
黄粒 |
白粒玉米果穗上 |
有 |
有 |
黄粒玉米果穗上 |
无 |
有 |
(1)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___________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F1来验证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___玉米粒来进行播种。杂交试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请回答:
①上述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_____。
②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
设下图一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且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下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的乙处于___________期,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二中m所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乙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时的示意图。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植物(2n=4)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为显示出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两图均存在错误。其中乙图的主要错误是___________,丙图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一般步骤是:培养(根尖)→固定→解离→____→_____→制片→观察。
(3)甲图中B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甲图中B指示的细胞即将进入丁图的e期,则这一时期是有丝分裂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活动加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