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我国共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长期以来“户籍差别”所造成的“身份差别”,让他们感到城乡间的“高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已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安徽农大、西北农大几位大学毕业生立志务农,在上海海丰农场创业,承包千亩滩涂,在盐碱地上栽桃树。他们采用嫁接法取代购买树苗,自己动手育苗2万多株,成活率95%以上。根据所学理论精心研制成果树高效杀菌剂——石硫合剂,保护桃树茁壮成长。从育苗、嫁接、修枝、授粉、疏果、打药、摘收,样样农活自己动手,为了摘收好的桃果供应市场,他们在果园中搭简易棚,吃住果林中。
去年,千亩果园喜结初桃,亩产1 000公斤左右。形美、色佳、质优的油桃“08”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满足消费需求,他们又规划起新的蓝图:扩大果园面积,增加品种,打出品牌,争取更大的效益。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是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2)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此,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主观世界也就自然地得到了改造。”这种说法对吗?请简要分析。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便可见一斑。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万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该意见建议书已报国务院,其中的内容将会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请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全社会征求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求是》杂志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变化,不断地用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思想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注“象牙塔”内的消费状况,我们不免有了几分担忧。
校园宿舍中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据了解,除专业特殊要求外,大部分同学购置电脑只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光碟。
不同款式、品牌的手机让众多手机持有者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手机费用大多数由家庭供给,许多人用手机聊天,每月话费要花上百元。
⑴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自己对以上消费现象的看法。(8分)
⑵假如你要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