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 。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漏填的数据应是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 。
(6)该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温度计(填选“水银”或“酒精”)(已知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是-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是-117℃和78℃)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4(a)、(b)所示,则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8)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栋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旭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大/小).小旭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相平/不相平).
(2)小旭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相同.
(3)小旭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大/小).
(4)小旭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不变/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过程方法: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________(相同/不相同).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近/远).
(2)结论:
可见,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速度减少得越________(快/慢).进一步推理:若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将做________运动.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__(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恒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实验时,他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恒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平衡/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为研究对象.那么: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
(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让物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运动,才能使测出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3)下表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________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序号 |
接触面积S |
接触面干湿程度 |
摩擦力f/N |
1 |
小 |
干 |
0.5 |
2 |
中 |
干 |
0.5 |
3 |
大 |
干 |
0.5 |
4 |
大 |
较湿 |
0.6 |
5 |
大 |
湿 |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