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m : n
C.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D.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
下列叙述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
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 | B.干冰易升华 |
C.氟、氯、溴、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 D.氯化钠的熔点较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属于共价键 |
B.分子形成氢键一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C.甲醇(CH3OH)比甲硫醇(CH3SH)熔点高,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同时消耗3n mol Y |
B. 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
C. X、Y、Z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
D. 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是 ( )。
A.1.6 mol | B.2.8 mol | C.2.4 mol | D.1.2 mol |
在2A+B 3C+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