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同盟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实行
C.“二十一条”的出台 D.《辛丑条约》的签订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