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观点的是:()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剧变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