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可见,罗素认为()
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合理性 |
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
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
D.希腊民主是人类黄金时期 |
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曰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B.“天下为主,君为客” |
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邦国”指的是()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代表着一种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术倾向。下面四幅作品中,与《格尔尼卡》属于同一艺术流派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中回顾斯大林时代:“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这说明斯大林时代()
A.苏联共产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 |
B.指令性计划经济滋生了全面腐败 |
C.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发生了质变 |
D.高度集权体制助长了官员的特权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