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心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 A.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 |
| B.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
| C.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
| D.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造成一些国家的政局混乱 |
在伯利克里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
| A.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
|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
|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
|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 A.朱熹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君主专制的减弱 |
| C.儒学地位的提高 | D.世家大族的出现 |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 A.孔子 | B.韩非子 | C.老子 | D.墨子 |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
|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