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郑板桥在《兰石图》中题诗“敢云我画竟无师,亦有开蒙上学时。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诗意体现了下列哪种观点

A.孔子的“仁”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理学” D.王阳明的“心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

年份
金额(美元)
年份
金额(美元)
1933
1 223 329 000
1937
2 653 918 000
1934
2 380 865 000
1938
3 236 600 000
1935
2 532 512 000
1939
3 185 447 000
1936
3 119 013 000


该表反映出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
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
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
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A.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明朝 “初,盛泽纺绸,乃是农家副业,无所谓工场。(明朝中期)农家织绸,卖于绸庄,为该地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这说明明朝

A.资本主义萌芽深入农村
B.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必要补充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现在舞台已经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这里的“制度框架”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度 B.私人企业制度 C.私人产权制度 D.现代工厂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