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字数不得超过120字。)
甲、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王允曰“……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拊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拊掌大笑的是谁?他用什么计策来对付董卓?请简述相关情节。
乙、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
徐庶拍马而回有什么主意?因何事徐庶要离开玄德?请简述相关情节。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
(2)宝玉听了,又喜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平儿是怎么丢了虾须镯的?当她知道是宝玉房里的坠儿偷去后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①。”
(选自《论语•颜渊》)
【注】①偃:仆倒,倒下。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
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

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

简述题
这时,只见他那只干涸。焦灼的眼睛里,滚动着大滴泪珠,然后沿着那张因失望而长时间皱成一团的丑脸,缓缓地流下来。这不幸的人掉眼泪,也许还是他平生第一遭吧。加西莫多为什么会留下平生的第一滴泪?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②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②,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③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③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④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⑤也。”(《孟子·尽心上》)
【注】①放:依据。②践迹:踩着别人的脚印走。③孳孳:即“孜孜”。④蹠:亦作“跖”,春秋时的大盗。⑤间:不同。
孔子和孟子都批评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的见解?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