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篇长篇抒情诗,是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它以五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C.西晋诗人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田园诗的始祖,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等。 |
D.“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离骚》“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明显的楚地方言特色,表现之一是多用“兮”字。 |
(1)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他以弟弟孙权为质,向袁术借来兵马以图大业。渡江途中,遇见太史慈,太史慈表示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
B.蒋干自告奋勇前往江东说降。周瑜大会群英,并故做狂态,佯醉泄露“机密”,诱使蒋干偷了假密信,致使曹操中计,除掉两位水军都督。(第45回)
C.关羽想入川与马超比试高低。诸葛亮写信给关羽,说马超比不了美髯公的绝伦超群,还指出守荆州的重要性,打消了关羽入川比试的念头。(第65回)
D.孙权起五路大军,大举伐蜀。诸葛亮安居相府,只令“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各自领兵迎敌,很快就平定了五路大军。(第85回)
E.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嘱咐他“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但马谡执意屯军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围山,断水,放火。蜀军大乱,街亭失守。(第95回)
(2).下列各选项中,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张郃在瓦口关坚守不出,张飞无计可施,借酒浇愁。张郃前来偷袭,却大败而归。张飞乘胜追击,奋力攻下了瓦口关。(《三国演义》)
B .赵云为救出幼主与曹军在长坂坡大战一场,他怀抱幼主在敌营中几番冲杀,险象环生,最终把幼主完好无损的交到刘备手中。(《三国演义》)
C.刘备占据徐州后,为避免曹操前来进攻,请乔玄写信给袁绍,求袁绍相救。袁绍起兵,让陈琳写檄文声讨曹操。曹操见了檄文,毛骨悚然,头风病发作。后来在谋士荀彧的宽慰下才决意与袁绍作战。
D.关羽千里寻兄来到古城,遇到张飞。但张飞认为关羽背叛兄长,投降曹操,是负义之人,要和关羽拼个死活。甘、糜两位夫人和孙乾都无法劝住他。此时曹将蔡阳率军来到,关羽斩了蔡阳表明真心。
E.玄德于水镜庄院歇息,夜来忽听有人与水镜对话,疑是伏龙,天明待问,水镜却不答。及至入城市上,见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此人自称徐庶,即前日与水镜先生夜谈之徐元直。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的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于是派人将徐庶老母接来,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投奔自己帐下,等徐庶归曹营后,曹操就将其老母杀害。 |
B.夏侯惇率十万曹军杀向新野,诸葛亮经过周密安排,定下火攻之计,令赵云诈败诱敌至博望坡,刘备引军接应,火烧曹军,大获全胜,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 |
C.张飞在长坂桥设下疑兵之计,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几十万人马,刘备得知后,对他大加赞赏,夸他有勇有谋。 |
D.周瑜因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孔明在“七星坛”上为其祭得东风,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东风一起,孔明便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夏口,然后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
E.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骗刘备说愿代取西川以换荆州。孔明将计就计设下埋伏,大败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这是孔明三气周瑜。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复驾言兮焉求 | B.农人告余以春及 |
C.既自以心为形役 | D.都督阎公之雅望 |
下列加点的词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棹孤舟②凡在故老③眄庭柯以怡颜④悦亲戚之情话⑤屈贾谊于长沙 ⑥雄州雾列⑦梓泽丘墟⑧宾主尽东南之美⑨臣具以表闻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A.①⑥/②/③④/⑤⑨/⑦/⑧⑩ | B.①⑩/②⑦/③/④/⑤⑨/⑥⑧ |
C.①⑦/②⑧/③/④/⑤⑨/⑥⑩ | D.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⑩/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