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战士们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
(2)__________的红旗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空迎风飘扬。
(3)__________的阳光照射在__________的水面上。
(4)我__________地看到一个__________的背影。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⑤) 和(④) ;
(2)当(⑦) 转动时,可使镜筒作很少范围的升;
(3)当(⑥)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③) ,以免碰到玻片标本;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⑧) ;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要转换高倍时需要转动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
(6)在对光时应在 (高或低)倍镜下进行.
(7)在安装镜头时,应先装 镜,后装 镜.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分为 和 .其中阳光、水、温度、空气属于 .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郭沫若:《女神》,1927)这深情而富含哲理的诗句,让人感动,更启迪我们对人和地球关系的思考.请你仔细阅读理解上面诗句,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诗中的“你”是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是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
(2)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良行为,不经意间就可能会对诗中的“你”造成危害.请试举一例发生在你身边的这种不良行为: .
(3)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某些乡村大面积兴建基础设施,导致绿化面积大大减少.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列举两条保护措施:
① ;② .
(4)请你设计一条永久性的环保宣传标语: .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
(1)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会发现它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的,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 ,它靠近蚯蚓身体的 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可以感觉到有一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这些小突起能与肌肉协调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3)在“迷宫”实验中,蚯蚓经过尝试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这属于 行为,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主材料为落叶,请你对小明作一些指导,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树(选“相同”或“不同”)的落叶 (选“均等”或“不均等”)分成甲乙两组.然后将甲、乙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目的是 (选填“使树叶保持新鲜”或“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些日子后,甲组树叶无腐烂现象,乙组树叶有腐烂现象,可说明 .
(3)实验过程中是否可以不对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 .(选“可以”或“不可以”).
(4)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你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