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岛国均(  )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西面均为印度洋
C.全年多雨 D.沿岸有暖流经过

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景观最接近的是(  )

A.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B.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乙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等压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据此回答15~17题。

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D.大气逆辐射作用—③

造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B.夜间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D.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强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各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 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图中C层 B.图中G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