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A为我国山东某地等高线图,图B为当地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开展地质地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的图A中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B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                 
(2)请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3)结合该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绘制的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请分析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4)根据图中资料,试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类型差异及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分,每空2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时刻为,D点的昼长为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2)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角速度的对比是
(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4)这一天,地球上(填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填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填出1~9所代表的内部圈层名称: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 (千米)。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极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项选择)为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为________。小行星带所属系统是________图。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相同。月球所在的最低一级系统是________图,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总星系指图________。
2.宇宙间天体的相互________和相互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__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_______度。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全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