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
太平洋的南部,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小岛,那就是有名的复活节岛。这个岛过去经常有火山爆发,至今岛上还有许多死火山。//
这个岛出名不在于有火山,而是因为岛上那些巨型石雕人。岛上一共有670个石雕人,其中267个集中在拉诺拉拉库火山下,其余的分布在岛上的其他地方。这些石雕人特别高大,一般在7至10米之间。体重一般在50吨到60吨左右,最重的估计有90吨上下。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巨人,谁到了它们面前都会发出惊叹。
这些石雕人的模样非常奇特,一个个大头、窄额头、高鼻子,眼眶全都深深的。他们的头微微地往下垂。嘴巴撅得能拴住一头驴。
它们的双手按在鼓起的肚子上,都带着红色岩石雕成的圆柱形的帽子。造型手法非常夸张,好像今天“现代派”的作品。石雕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高傲,有的平和,有的愤怒,有的快乐,有的忧郁,还有的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态。//
这些巨大的石雕人到底是谁的杰作?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人说这些石雕人是印第安人的杰作,因为几千年前这一带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可是为什么别的东西都消失了,只有这些石雕人存在呢?这种说法比较渺茫,又缺乏有力的根据,因此许多人都不信服。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石雕人是宇宙人的杰作,因为要完成这些石雕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雕刻到运输在今天也是相当费力的,远古的人根本无法做到。这里曾是宇宙人的基地,他们在宇宙里纵横奔驰,到很远的地方去开辟新天地,忘记了这里还有这么一块乐土。当然,这种说法更加离奇了,简直像神话一样,所以它的可靠性就更小了一些。//
说来说去,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至今还是一个谜,谁也没有揭开。越是这样,这些石雕人的魅力就越大,到那儿去找答案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揭开这个谜。
(1)文章已经用“//”分成四段,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_”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想象推测,这些巨型石雕人可能是谁的杰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答题。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用“”画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3.找到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把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
4.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一填,再按照这个顺序讲故事。
很久以前,鲁班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____,大家可以____________。但是,鲁班想继续改进,把亭子做得更__________。一天,他看见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用__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___,又把________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_____,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答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眼睛和耳朵(),牙齿(),门牙()。它们四肢(),跑起来很快。爪子()、()。浑身长满了()。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捧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 “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把自己比做()。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来。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是1975年3月的那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刀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声音有点嘶哑她万万没想到总理病情处在这样危重的时刻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总理呵 您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1.给课文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肃静:____________________
侧耳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松( )热闹( )
强壮( )响亮( )
4.缩写句子。
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
5.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一下,李冰这时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快乐阅读轻松答。(12分)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询问有没有卖上帝的。店主( )说没有,( )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他在这条街道奔走哀求了很长时间,直到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 )上帝( )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钱已付清。他们说,有个亿万富翁退休后隐居本市,开了家杂货店,这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重金请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这位老人,可他已经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收到老人一封信,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样一个侄儿,真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命。但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把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2分)
不但……而且……只要……就……
要么……要么……虽然……但是……
只有……才……
(2)用“____”画出男孩购买上帝的原因。(2分)
(3)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中有一段内容被省略了,结合上下文,想想被省略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写什么,试着补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