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小 |
B.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
C.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
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一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描述分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一分子该物质能与6分子H2加成 |
C.最多有18个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
D.分子式为C11H6ClF3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乙烯分子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nH2n |
B.乙烯的电子式为:![]() |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中含碳量高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 |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
C.0.5 mol 1, 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 NA |
D.1 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 |
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
C.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
D.在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