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D.由于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株茎秆伸长,根据右图中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抑制作用,对②过程起促进作用 |
C.由图可知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
D.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部位不在尖端 |
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四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 |
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 |
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 |
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产生止痛效果。现有三种化学物质,甲能抑制细胞膜外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细胞内;乙能加速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丙能抑制细胞分泌或释放递质。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甲、乙、丙 |
下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
D.受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 |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进行剧烈运动,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中,会打破酸碱平衡 |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
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可导致下丘脑产生渴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