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试回答:
(1)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什么作用?
(2)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白天与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
(3)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
(5)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6)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7)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属于行为信息的有( )。
A 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B 抗生素C 光周期D 花的颜色E 花的气味F 孔雀开屏 G 蚜虫腹部后方分泌的一种萜烯类挥发性物质 H 乌贼喷出黑液,赶跑敌人 I 国外报道为让番茄增产而让其“听”的音乐 J 豪猪遭遇敌人时,竖直体刺 K 猛兽的吼叫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循环,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
(2)这是________的循环。
(3)A、B、C、D各是什么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a.________;b.________。
(5)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从同化作用方式看,应属于( ),从异化方式看,应属于( )。
A.寄生细菌 B.腐生细菌 C.真菌 D.硝化细菌
E.自养型 F.异养型 G.需氧型 H.厌氧型
(6)写出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利用。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