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以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
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最高成熟 |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
1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共大使馆”举行。几个小时后,他修正自己的说法,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而且他在讲话中反复说了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言论 |
C.中美联合,对抗苏联 | D.“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