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阅读快车。
藏王的使者
唐朝( )时,藏( )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禄东赞却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急忙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 )得一样的檀香木棍。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臣都很为难( )。禄东赞用绳子拴住木棍的中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说:“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
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要使臣们用线穿过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小,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用线去穿,都失败了。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只蚂蚁,想出了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身上,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 在洞眼这头慢慢吹气,在另一头放了蜜糖。就这样,蚂蚁带动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让禄东赞解决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藏王一定更了不起。于是,皇帝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 愚蠢——( )
(3)唐朝皇帝让使臣们比智慧,比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皇帝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 )慷慨——( )奉献——( )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以前,窗外的空地上,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如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
(3)以前,人们把这儿当垃圾堆,后来看到这儿变成了__________,人们不但不往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使这里的景色变得更美了。
(4)第二段中爸妈对我说了一个好主意,这里的“好主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佳句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静静地等待
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这里的天湛蓝湛蓝,洁净如洗,脚下的雪域高原是一片圣洁的土地。
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他20多岁,开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山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
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出什么事啦嘘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示意我别出声然后,伸手指向公路一侧。只见一群群藏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崽、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
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40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不无自豪地说:“这几年藏羚羊、藏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
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地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
1.给第三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条不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节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
A.表现了西藏的美丽与圣洁。
B.为后文表现高原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品质作铺垫。
C.说明了藏羚羊生活的环境优美。
4.“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件事来加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
这个比喻句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6.看到藏羚羊穿越公路的有趣场面,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将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文中的“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你们”指的是__________ 。
3.文中的问句是一个__________。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4.对每段的主要意思,请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拓展阅读。
说说低碳生活
近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会向世界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其实,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经悄( )然走到我们身边,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
所谓“低碳”,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
要过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摆脱自己的“电动依赖症”。因为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室内设计应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
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尽( )量节省能耗。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 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开车出门的朋友,在购物时,要优先考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如果迫不得已开车前往,一定要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尽可能一次购足。
再次,要低耗办公。要尽量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办公室内要多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它们可吸收办公室内的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出的苯,并能够咽( )下尼古丁。办公中的废纸可以集中重复利用或回收循环再用。
最后,“低碳”还跟饮食息息相关。我们每吃1公斤牛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36千克,这其中包括屠宰、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众多的能源。相比之下,吃蔬果消耗的能源则要少得多。而我们日常所喝的碳酸饮料和果汁,从工厂处( )理、灌装、运输到销售,已经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有些容器甚至是不可降解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污染。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特别把“倡导低碳生活”作为重要内容。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吧!
1.给文中加线的字注音。
2.下面的两个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1)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低碳生活?请在文中用“_______”标出有关的语句。
4.“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是一个_________句,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就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方面,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感悟。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 ]在汛期,[ ]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1.在文中[ ]内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词语说明了瀑布已无可救药。
5.“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东西一头向下;②流传;③接近,快要。请为下面词语中“垂”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垂下了头( )生命垂危( )永垂不朽( )
6.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佳句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