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2。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 )
A.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 |
B.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 |
C.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
D.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
2008年1月10日开始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我国部分地区严重灾害,其中高压输电线因结冰而损毁严重。此次灾害牵动亿万人的心。为消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凌冰,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输电电压为U,电流为I,热耗功率为P;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耗功率需变为9P,则除冰时(认为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
A.输电电流为9I | B.输电电压为3U |
C.输电电流为I/3 | D.输电电压为U/3 |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合金丝的电阻Rx(约10Ω),除被测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6V,内阻不计)![]() |
B.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5kΩ)![]() |
C.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
D.电流表A1(量程0~0.3A,内阻约0.2Ω) |
E.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02Ω)
F.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Ω
G.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
(1)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2)下列实验电路应选用的是。(填入正确选项下的字母)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mA>mB)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弹簧相连接,静止于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现沿AB方向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且不考虑电荷间的库仑力)()
A.电场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B.弹簧弹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
C.当弹簧弹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时,两小球的动能之和最大
D.因A、B两小球所受电场力等大反间,故两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变
如图所示,MN是一荧光屏,当带电粒子打到荧光屏上时,荧光屏能够发光.MN的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P为屏上的一小孔,PQ与MN垂直.一群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相同的速率v,从P点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其入射方向分布在以PQ为中心,夹角为2θ的范围内,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荧光屏上将出现一圆形亮斑,其半径为![]() |
B.荧光屏上将出现一条亮线,其长度为![]() |
C.荧光屏上将出现一条亮线,其长度为![]() |
D.荧光屏上将出现一条亮线,其最右端距P点为![]() |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F 在0~2s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物块在逮段时间内的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及所给信息可以求出()
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B.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 |
C.0~2s内F对物体做的功 | D.物体在1s末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