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已知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由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C.太空课堂中通过体重计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
D.当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天宫授课”站着不动时,她受到的合力为零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宏志班)一个半径是地球的3倍,质量是地球的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A.6倍 B.18倍 C.4倍 D.135倍

(普通班)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而物体在距地球表面3RR为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为 ()

A.1 B.1/9 C.1/16 D.1/4

(宏志班)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昊键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400g B.g C.20g D.g

(普通班)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距离地面高度H=R的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处的重力大小为mg
B.通过该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动的线速度为
C.通过该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动的角速度为
D.通过该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运动的周期为2π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P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