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车内轻绳AB与轻绳BC拴住一小球,轻绳BC水平,两根轻绳可以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发生下列改变,但小球仍处于车内图中所示的位置,则与原来静止状态时比较,正确的答案是:
| 选项 |
小球、小车状态的变化情况 |
AB绳 |
BC绳 |
| A |
保持小车静止,不断增加小球质量 |
拉力变大,最先断裂 |
拉力不变 |
| B |
向右匀减速直线运动 |
拉力不变,做负功 |
拉力减小,做正功 |
| C |
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 |
拉力变大,做正功 |
拉力不变,不做功 |
| D |
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 |
拉力变大,做负功 |
拉力减小,做负功 |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 B.3 m/s | C.4 m/s | D.无法确定 |
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 A.4 m/s与2 m/s2 | B.0与4 m/s2 |
| C.4 m/s与4 m/s2 | D.4 m/s与0 |
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内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10s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60m | B.40m | C.48m | D.54m |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 B.40 km/h |
| C.45 km/h | D.50 km/h |
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象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0s,则()
| A. | B.运动员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8m/s |
| C.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 | D.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