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上图中A是_____。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构成铜的粒子(写符号)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符号)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由“  ”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选用(氧、氢、氮、碳、硫、)中的元素,表示该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荔枝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表中钙、铁、硒等指的是(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诱发坏血病。每100g荔枝中含维生素C 的质量是ug。
(3)表中所列荔枝含有的营养素共有种,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任答一种)。一个成年人一天约需要2000千卡能量,若其中有7%来自于荔枝(每100g荔枝的热量是70千卡),他一天最少应吃荔枝g。

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F装置可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明显影响(选填“有”或“无”)。

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KNO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
45
50
55
60
所得溶液的质量
95
100
105
105

(1)实验a、b、c、d中,有未被溶解的KNO3固体的实验是(填写实验编号);
(2)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3)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仔细看图并填空:

(1)图A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2)图B是用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观察到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3)2010年5月,400多年前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成功打捞。图C是部分文物图片,可以看出铁锅锈蚀比铜严重,为了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小华选用了硫酸铜溶液。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