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白山某植物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取若干株长势相同的植物甲均分成6组,测得每组平均干重为2.8g;②第1组不遮光,2—6组分别进行程度为I—V的遮光处理(遮光程度依次增强),其他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植株干重、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将所得结果绘制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试剂____________分别提取6组植株的色素,并将每组色素均分为两份,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①纸层析法分离所提取色素,得到的两条叶绿素的色素带中,距滤纸条上滤液细线较______ (远或近)的色素带较宽。
②对提取的色素进行蓝紫光吸收能力测试,随遮光程度的增强,吸收能力_____________。
(2)不遮光处理与遮光程度I、II相比,植株干重小,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__________,间接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受到影响所致。遮光程度V时,光照强度最小,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为N,则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遮光程度II—V之间,甲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与N呈_______相关。
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下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图中序号,并在序号后写出该结构的名称)
(1)最初的时间里被H3标记的亮氨酸会出现在[ ]。
(2)此后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写标号)。
(3)图中标示的结构中,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的是[ ]和[ ]。
(4)[ 2 ]的作用是,可由[ ]和[ ]分别通过出芽、突起形成,最终与[ ]融合。
(5)有人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脂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差)的化合物比水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强)的化合物进入细胞快。这说明组成[1]的基本物质是。有人用丙酮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物质,然后将提取的脂质物质放在水槽中制备出单分子层,并测量脂质单层的表面积,发现单层脂质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据此推测,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排列是的。
参考答案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该图中,①为。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形成该化合物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与图中字母所表示结构的数目是相同的
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A是_______,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___,在植物体内主要指____。
(2)F是___________,它是细胞内良好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C是___________,G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__________。
(4)D是__________,H是__________。
右图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经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过程,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接受。
(2)请依次指出图中c、s、m所表示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在d上完成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体在_______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后,依次经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体现的是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性。
(5)从进化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