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      )
(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3)《白杨》一文中爸爸两次沉思,第一次是爸爸想过去,想自己。第二次爸爸是想子女,想未来。(      )
(4)《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科目 语文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化及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鲸生活在海洋里,人们又常常把它称作鲸鱼,所以鲸是鱼。 ( )
(2)鲸用肺呼吸,看来它其实是哺乳动物。 ( )
(3)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生活在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鲸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变成了鱼的样子。 ( )
(4)鲸是胎生的,而鱼是卵生的,这一点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 )
(5)蓝鲸亦称“刺刀鲸”,是地球上最大与最重的动物。 ( )

读句子,用“_______”画出错别字,并依次改正过来。
(1)鲸的祖仙生活在靠进陆地的浅海里。 ( )
(2)鲸用肺呼息,也说明它不属于渔类。 ( )

火眼金睛。用“\”画去不正确的生字。
松(脂指) (佛拂)拭 (掸弹)灰尘吉(祥详)
(脂旨)肪吹(拂扶) (掸弹)药 (祥详)细

我会辨别,对的打“√”,错的打“×”。
(1)“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善良的。 ( )
(2)“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说对儿女只是养而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对学生光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做老师的懈怠、懒惰。 ( )
(3)“子不学,非学宜”意思是儿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幼不学,老何为”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要问为什么? ( )

词语辨析。在正确生字下面画“______”。
(端耽枕)误 (服付符)合 (澈彻撤)退
(欣掀先)开道(谦兼歉) (筷快块)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