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②上:指汉成帝。 ③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下以益民                        (2)使其言是                    
(3)当容之                          (4)勿易               
下列句中的“以”与“断佞臣一人头,厉其余”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辱之,激怒其众 B.策之不其道
C.扶苏数谏故 D.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B.朱云面对“罪死不赦”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D.汉成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未知圣朝何如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多轩顾问       诏百官言事      
③帝器重之    ④文皇之得魏徵也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而去        B.而两狼并驱如故
C.得无楚水土使民善盗耶 D.帝益器重

翻译下列句子。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②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从“尝奏事殿中……事决乃退”一段文字中,可看出寇准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限6个字以内,1分)







阅读下面短文(11分)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有删改)
【注释】①渴(hè):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箭:小竹。③庥(xiū):同“休”,休息。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 民其上 ( )② 其长十许步 ( )
与“视既静”中的“之”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乃记而去 (《小石潭记》) B.久 (《狼》)
C.齐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D.送杜之府任蜀川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其流抵大石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小石潭记》)
说说石渠的水有什么特点。 (2分)

刘南垣开喻门生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请老家居。有直指使者②,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③,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前,不能下箸。公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也。”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注】①刘南垣公:人名。②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③脱粟饭:即糙米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郡县之:老妻他往:
③罗列前:④公之:
选出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饮食苛求属吏 B.丛草为林
C.卷石底 D.其境过清

翻译句子
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也。
直指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了什么做人的道理?

阅读《叔敖埋蛇》一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叔敖曰(     ) ②恐母而死也  ()
③蛇今在(     )④他人又见(     )
下面句子有两处停顿,请用“/”划出。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
找出与文中“杀而埋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久之,目似暝《狼》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蔽林间窥之 《黔之驴》 D.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请结合课文简单分析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

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时入值南书房,每出,至值庐,即脱衣纳凉,久之而后出。高宗闻内监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戏之。纪与同僚数人,皆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皆仓皇披衣。纪又短视,高宗至其前,见之,时已不及着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高宗坐二小时不去,亦不言。纪因酷热不能耐,伸首外窥,问曰:“老头子去耶?”高宗笑,诸人亦笑。高宗曰:“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说则可,无说则杀。”纪曰:“臣未衣。”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匍匐于地。高宗厉声继问:“‘老头子’三字何解释?”纪从容免冠,顿首曰:“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高宗乃悦。——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入值南书房:在宫内南书房当值。②值庐:值班的书房。③仓皇:急忙。④短视:近视。
下列句中的“之”与“万寿无疆为‘老’”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 B.送杜少府任蜀川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不可久居,乃记而去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纪与同僚数人会:皆赤身谈笑方:
见之始:④顿首曰谢:
翻译下列句子。
(1)有说则可,无说则杀。
(2)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
读了此段文字,你感觉纪昀是一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