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12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①那满塘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②雨点哗啦啦地洒满荷塘。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都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保存起来,留给塘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③烈日当空,④她们个个撑起翠绿的伞,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杆儿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立着,荷塘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进行光合作用,就长不出那些漂亮的荷花。
荷叶虽然功德满荷塘,可她从不居功自傲。当人们只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她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荷叶是美的,她的心灵更美。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1)短文中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2)短文是按照( )构段的。(2分)
| A.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
| B.按“总—分—总”结构 |
| C.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
| D.按地点、方位转移 |
(3)写出短文中描写荷叶外形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用“ ”在短文中画出过渡句。并指出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用“∥”隔开。(4分)
(5)短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实在事物描写( )
联想(想象)描写( )
(6)作者借荷叶赞美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1分)
阅读天地
看到眼前的一切,人们不禁想起了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有多少中华儿女沦为“东亚病夫”,又有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多少中国的白银,就这样装进了洋人罪恶的腰包!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1)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那些灾难?在文中用“——”画出来。
(2)从哪儿看出硝烟时群众的喜悦?在文中用“~~~~~~”画出来。
(3)林则徐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下来。
阅读天地
谁能料到,这本书竟使我迷上了人类学,35年以后的今天,当我在大学讲授人类学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年夏天,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最高的报酬。
(1)理解“报酬”什么意思?
(2)作者为什么说“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最高的报酬?”你是怎么想的?
阅读天地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漏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下面的说法哪个更准确,在括号后面打对号。
①这段话写了荷叶的美丽。( )
②这段话写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 )
③这段话写了荷花的美丽。( )
(2) 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用得很好,请照样子写一句话。
阅读天地
午后散步的时候,青蛙先生发现,池塘边上有一张红红的枫叶,红枫叶飘落在青草地上,它有五个细小的“手指”,就像一个红润润的小巴掌,用它来做书签棒极了。
青蛙先生小心地捡起这张红枫叶时,他才发现,有一条小蜥蜴,正躲在红枫叶下睡午觉呢。枫叶下面又阴凉,又安静。
青蛙先生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把红枫叶轻轻地放下。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作者把()比做(),形象生动。
(2)同学们想象一下,当青蛙先生发现这张红枫叶时,它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3)青蛙先生小心捡起这张红枫叶,说明什么?.
(4)捡起后为什么又轻轻放下呢?又说明了什么?
阅读天地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的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1)文中哪个词能和它替换,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了解——( ) 和蔼可亲——( )
(2) 老师的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