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C (s) + H2O (g) CO (g) +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
B.增加C的量 |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
D.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N–H键形成 |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
下列各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A.粒子半径:S2- > Cl-> Na+ > Mg2+ | B.热稳定性:SiH4 < PH3< H2S < HCl |
C.熔点:SiO2 > NaCl > 碘 > 干冰 | D.还原性:HI < HBr < HCl < HF |
由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与B+C=A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等 |
B.A=B+C是放热反应 |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
D.A=B+C是吸热反应,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
把a、b、c、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盐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子从 c流向d;a、c相连时,c极发生还原反应;b、d相连时,b极产生大量气泡。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b>c>d | B.b>d>c>a | C.c>a>b>d | D.a>c>d>b |
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原子 |
N |
S |
O |
Si |
半径r/10-10m |
0.75 |
1.02 |
0.74 |
1.17 |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0.80×10-10 m | B.1.10×10-10 m | C.1.20×10-10 m | D.0.70×10-1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