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 △H<0的平衡移动图形,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
在标准状况下,1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之比是
A.1:1 | B.1:7 | C.1:11 | D.![]() |
下列溶液中的n (Cl-)与100ml 1 mol·L-1AlCl3溶液中的n(Cl-)相等的是
A.150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 B.75ml 2 mol·L-1氯化镁溶液 |
C.50ml 3mol·L-1氯化钾溶液 | D.50ml 1 mol·L-1氯化铁溶液 |
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化学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
A |
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 |
钠与水生成的气体推动钠浮在水面上 |
B |
铁与氯气反应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 |
产物为红棕色![]() |
C |
氯水呈黄绿色 |
氯气与水![]() ![]() |
D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有白雾 |
氯气逸出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呈白雾状 |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与氯气反应时,剧烈燃烧并产生蓝色的烟 |
B.液氯和氯水都能用钢瓶储运 |
C.氯气与水反应时,氯元素化合价只发生了降低 |
D.次氯酸不如次氯酸盐稳定,故通常用次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中 |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C.配制1 mol·L-1300mLNaCl溶液可以选择一个50mL的容量瓶和一个250 mL的容量瓶 |
D.可以用右图装置进行氯气的尾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