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 B.植被遭毁 |
C.气候恶化 | D.围湖造田 |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
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A.极易被破坏 | B.再生能力差 |
C.利用潜力大 | D.数量是有限的 |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B.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
D.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 | B.生态系统承载力太小 |
C.资源消费量大 | D.资源利用与环保不协调 |
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某家庭乔迁新居 | B.南方学生去北方上大学 |
C.某人去外地旅游 | D.某学者出国讲学 |
下图为“2012年我国人口部分年龄段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图中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A.死亡率上升导致人口总数下降 |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C.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 | D.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
以下产业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A.电子装配业 | B.汽车制造业 |
C.金融服务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读某国1950年至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含预测),回答各题。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约为( )
A.1990年 | B.2000年 |
C.2010年 | D.2020年 |
下面四幅图为该国不同时期的人口结构简图,其中与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相符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人口增长模式与总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阶段I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迅速下降 | B.保持不变 |
C.迅速增长 | D.缓慢增长 |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阶段I | B.阶段Ⅱ | C.阶段Ⅲ | D.阶段Ⅳ |